妙哉 ,西安羊肉泡馍
前不久西安之行 , 朋友请我吃 " 羊肉泡馍" 的趣事 ,还记在心头。一天 , 当笔者游览了碑林、大雁塔后 , 友人相邀 , 慕名来到西安市东大街364号 , 有 " 三秦第一碗" 之称的 " 老孙家饭庄 " 品尝羊肉泡馍。
老孙家饭庄历史悠久 , 建于1896年(清光绪二十二年)。走进圆形大餐厅, 红色牌匾上写着 " 三秦第一碗 " 五个遒劲大字 ,系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的手笔。由于这家百年老字号饭庄烹饪羊肉泡馍以料重味醇 ,汤鲜昧浓、馍筋光滑、营养丰富而享有盛誉 , 一年四季宾客盈门。
这家饭庄羊肉泡馍讲究煮肉、熬汤、烙馍、下料等工艺。我们刚洗完手,桌子上已给我们每个人摆好了一尺的海碗和两个饼馍 , 随碗一块送上来的还有一个刻有数字的小铁牌,那就是吃客的碗号。所谓“馍”,其实是半发面的“饼”。根据友人的讲解 , 我先用手将饼馍掰成带壳花生大小般的均匀小块 , 也有的人掰成花生米大小。馍掰好后服务员就把盛馍的大碗送进了厨房。肉案厨师根据食客要求下肉、蹄筋、肥肋等 , 然后加大葱、蒜苗、粉丝、辣椒油 , 厨师看馍定汤。过十多分钟后,服务员就把几大碗热气腾腾、香气四溢的羊肉泡馍分别端到我们的面前。同时还把糖蒜、香菜、辣酱调料放到桌子上。肉的醇香,香菜和葱末的清香,已经随着热气四处弥漫了,我仔细地端详那碗 , 柔白的馍 , 嫩黄的汤 ,几根绿菜叶,晶莹剔透的粉丝,朱红的辣椒合在一起 , 酷似一幅印象派的油画 , 看着叫人惬意 , 诱人食欲。我大口品尝香气扑鼻热乎乎羊肉泡馍,香咸适度 ,就着糖蒜, 味道当然不错 ,令我胃口大开。吃完泡馍 , 服务员又送来一大碗麻辣高汤 , 喝后更觉浓香溢口 , 神清气爽,诱人食欲,食后回味无穷。在这里体会到,吃泡馍也是一种文化,而掰馍则是这种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。 通过饭店墙上介绍得知 , 羊肉泡馍古称羊羹 , 是滋补健身的美食。是古都西安独具一格的美味小吃,堪称为陕西一绝。 泡馍,简称羊肉泡,属清真回民风味小吃,又称为羊肉糊饽,汤鲜味醇、肉香料丰、馍饼带嚼劲,吃喝下去特别能暖胃耐饥。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就有 “陇馍有熊腊 , 秦烹唯羊羹 。” 的赞美诗句 。其历史最早可上溯至公元前 11 世纪 , 古时列为国王、诸候的礼馔。 当年张学良、杨虎城都在这里招待过宾客。解放后 , 近百名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先后在此品尝过 “ 三秦第一碗 " 。自兵马俑开放以来已有百余名外国元首和政要到此做客 , 餐后赞不绝口。
小吃是一种地方风味,严格地说又是一种文化。品尝各地的美味佳肴,是一大乐事,足可增加旅游的情趣,还可感到祖国饮食文化的丰富,令人为之赞叹。但是,吃小吃必须注意吃正宗的。一种美味只有品味透了,才能回味在记忆之中。
这是因为品尝小吃是丰富旅游收获的重要环节,如果你去了武汉而没有品一品正宗的“武昌鱼”;到了西安而没尝一尝有“三秦第一碗”之称的“羊肉泡馍”;到了北京,而又不舍得品尝“全聚德烤鸭”……这都将留下遗憾。
题头照片西安大雁塔和兵马俑展馆前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