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![]() 【推荐语】这三首诗,作者以"扇舞"为意象载体,一幅幅灵动的画面,栩栩如生,活灵活现,令人沉浸式地享受,享受扇舞所独有的灵动之美、优雅之美。1、意象体系的三重镜像。 三首诗均以"蓝花/白绿"色谱贯穿,形成了视觉“锚点”。扇骨的木质肌理与水纹的液态质感,通过"洇开""蜷缩"等形象动词,产生幻觉转化,如《扇底清波》中"蓝花在扇骨上醒着"的拟人化表达方式。身体与自然的同频共振。 "踮脚-俯身-旋转"的舞蹈动作,被解构为"荷叶托月""涟漪吻水"等自然界中美妙的意象。时间维度的涟漪效应。 "春水-夏露-晨昏"的时间线索,在扇舞动作中自然和谐折叠。《扇尖的涟漪》通过"收扇瞬间"的定格,将动态过程凝结为"一滴蓝落回荷叶"的美丽瞬间。2、动态美学的生成机制。力学系统的诗意转化,舞蹈动作被分解为"推-拉-旋"的力学模型:《扇底清波》中"足尖挑动裙裾"的杠杆原理,转化为"晃成流动的湖"的液态动力学。这种奇妙的转化,突破了传统舞蹈诗的抒情范式。3、情感结构的拓扑学。醉意的双重编码, "不是酒,是清波"的否定句式,解构了传统的"沉醉"意象。优美的舞蹈动作,被编码成为涟漪的同心圆。《扇底清波》中"千百次的圆",既是训练痕迹,亦是时间涟漪的同心圆记录。留白美学的动态呈现 。"未写完的句号""突然屏住的呼吸"等未完成态,这种巧妙的留白,不是静态的虚空,而是如《扇尖的涟漪》中"裙角绿意仍在摇晃"的持续震颤。三首诗,以扇舞为媒介,将人体运动转化为水的流体力学模型。这种转化,不仅实现了舞蹈诗的范式突破,更重构了古典意境之美,令人赏心悦目,给人醉美视觉感,倾力推荐共赏!【编辑:天龙】 ![]() ![]() 1.扇尖的涟漪 白绿在旋转时洇开了 像刚被风揉碎的荷叶 裙角扫过舞台的刹那 便有半池春水跟着摇晃 那把扇子,是片凝固的蓝 绣线勾着的花瓣 在她手腕翻转间 忽而舒展成浪 忽而蜷缩成露 她踮脚时,像荷叶托着的月光 俯身时,又化作被涟漪吻过的水纹 所有的醉意,都藏在眼波里 不是酒,是清波漫过脚踝时 不小心漾起的,是整个夏天的温柔 当最后一个动作,停在收扇的瞬间 仿佛看见一滴蓝 轻轻落回荷叶中央 ![]() 2.清波里的小月亮 她踮脚时,涟漪从裙摆漫了出来 像刚解冻的溪,把春天抖成了碎银 手腕转着转着,就接住了风旋转 是未写完的句号 停顿,是鱼群突然屏住的呼吸 原来水可以站着流 在她弯腰的弧度里,长出透明的骨头 睫毛上挂着的,不是汗珠 是清波吻了人间的光 当她谢幕,台下所有的掌声 都轻轻地晃了晃 像被月光浸软的水纹 ![]() 3.扇底清波 蓝花,在扇骨上醒着 随旋转的腕子,洇开半池蓝 白绿的裙裾,是未卷的荷叶 被足尖挑动,晃成流动的湖 每个转身,都带着涟漪的弧度 指尖划过时,风也学会了轻缓 眼神里盛着晨露,忽又漾起晚霞 折扇开的瞬间,藏着练过千百次的圆 端庄,是站定的荷 灵动,是拂过的风 当最后一个动作收住 那裙角的绿,还在轻轻地摇晃 像刚从清波里捞出整个夏天 ![]() 版权声明: 本站作品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,侵权必究。
|
清秋丽影 发表于 2025-7-14 15:49
此作品由天龙校长倾情推荐、悍总审核通过
清秋丽影 发表于 2025-7-14 16:10
谢谢悍总鼎力支持!